身穿藍白條紋上衣(Marinière),頭上戴著紅色的貝雷帽(Béret)的男子從麵包店裡走出,腋下夾著兩根法式長棍麵包(Baguette),而微風輕輕吹動了他精心打理的招牌翹鬍子(Moustache),啊 !多麼美好的法國時光。
如果你認為這些就是代表法國的一切,那表示你可能還不夠資深,就讓我們一探六個代表法國的意象,了解背後的榮耀及曲折,一起染上屬於法蘭西的色彩吧!C’est parti!
Drapeau tricolore 三色旗/法國國旗 – 那是人民與王室最初也是最後的共識
一踏上法國領土,映入眼簾的是漫天的藍、白、紅。和諧又各有丰采,提起法國國旗,儘管不是最早的三色旗創始者,卻也因為其歷史影響程度而使能見度大增。
有部分的歐洲國家旗幟受到法國國旗的啟發而同樣使用三色旗做為國家象徵,而這也間接影響了日後的殖民地旗幟配色。
法國國旗最早出現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市民配戴屬於巴黎市的藍紅標誌與王室對抗著,爭取屬於人民的權力以及控訴過往不公平的對待。在攻陷巴士底獄之後,拉法葉侯爵(Marquis de La Fayette)決定將代表波旁王室的白色旗幟融入其中,代表人民與王室共享一國之榮耀,也象徵著雙方攜手打造一個和平的未來。
但這面象徵革命的旗幟,最早僅用來當成海軍旗幟,而顏色的排列由左至右分別是紅、白、藍,一直到1794年,法蘭西第一共和成立後才被指定為國旗,同時也變更顏色順序,成為今日的模樣。
縱使王室已然不復存在,但革命的記憶依舊飄盪在法國的天空下。
Marianne 瑪麗安娜 – 若要爭取自由請緊隨女神腳步
相信有不少人在收到法國親友寄送的明信片時,應該都有見過這位時常出現在郵票上的女性,或是在政府單位也常常能夠見到她的半身胸像,而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法國畫家Eugène Delacroix所創作的《自由領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畫中站在前方引領群眾邁向革命的正是我們的美麗的瑪麗安娜(Marianne)。
頭上戴著象徵解放的弗里吉亞帽(Bonnet phrygien),她望向遠方,堅毅的側臉帶給人們對於追求自由的勇氣與力量。
做為共和精神的具體形象,同時也象徵著共和國的勝利,她的名字來自於18世紀受歡迎的兩個女孩名字:Marie和Anne。我們可以在各個階級的家庭都能找到同名的女孩,因為這代表聖母瑪利亞以及其母聖安娜。
象徵人民的瑪麗安娜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女性形象,因此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政府單位也能自主決定是否擺放瑪麗安娜的胸像。然而當一位名叫Aslan的雕刻家決定採用當紅女星Brigitte Bardot擔任模特兒時,意味著從那之後,演藝圈成為了瑪麗安娜創作的主要靈感來源。目前已知的模特兒有Michèle Morgan、Catherine Deneuve和Évelyne Thomas。
下次不妨注意一下身邊的瑪麗安娜是否神似某位女明星喔!
Le coq 高盧雄雞 – 我來,我見,我咕咕咕
法國人經常說高盧人(Gaulois)是他們的祖先。這些居住在高盧地區(Gaule,今法國北部至荷蘭、比利時境內)的居民被認為是凱爾特人(Celtes)的一支,他們擅長飼養家畜與種植小麥等糧食作物,同時又擁有良好的冶鐵技術,高度的社會發展引來當時正努力擴張版圖的古羅馬帝國覬覦。
或許是古羅馬人常見到高盧人與雞群相伴出現的畫面,有部分歷史學家認為Gaulois一詞來源於拉丁語Gallus,而這個字同樣也有雄雞的意思。西元前52年,高盧首領 Vercingétorix在阿雷西亞戰役(Siège d’Alésia)敗給凱薩大帝,從此高盧成為羅馬行省,統治期間長達500年。
儘管語言與文化已蕩然無存,然而高盧人奮勇抵抗羅馬入侵的精神依然為人津津樂道,高盧雄雞體型或許比不上隔壁的帝國黑鷹與海峽對面的英格蘭雄獅,但是牠樸實又不屈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可以說是法國最早的民族象徵。
La Marseillaise 馬賽曲 – 法國國歌的地位曾經介於有和沒有之間
一提起馬賽曲,我想學法文的各位應該都不陌生。這首歌不僅是法國國歌,歌詞裡頻繁出現的命令式語句(L’impératif)更是讓人感到慷慨激昂,配上優美又壯烈的曲調,不由得肅然起敬。但是這首原名為《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的軍歌,在成為國歌的道路上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所引起的革命浪潮很快地席捲整個歐洲,以普魯士與奧地利為首的其他傳統王權國家擔心自己也會落得與法王路易十六同樣的下場,同時加上與法國之間的新仇舊恨,決定組織聯合軍隊抵抗這股新勢力,史稱「第一次反法同盟」。而法國內部剛經歷過革命,又遭遇他國的入侵危機,民族意識瞬間高漲,當國民公會(Convention nationale)正式對奧地利宣戰時,受到這股熱情鼓舞的年輕上尉 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便在史特拉斯堡市長家中寫下歌詞,再搭配上義大利作曲家Giovanni Battista Viotti的小提琴協奏曲,一首慷慨激昂的軍歌就此誕生。
當戰爭一觸即發同時,有一群來自馬賽的志願軍在北上前往巴黎響應時沿途高唱,於是這首歌便改名為馬賽曲,頓時在法國聲名鵲起,1795年定為法國國歌。
然而革命後的餘韻與政局的動盪卻沒能保住其國歌的地位。拿破崙時期以Chant du départ取而代之,後來波旁王朝復辟時查理十世為了防堵革命勢力再起,更是禁止人民傳唱。1830年七月革命時又悄悄傳開,儘管有白遼士重新編曲,仍未受到重視,一直到1879年第三共和時期才又恢復昔日國歌的榮耀,直至今日。
即使成為國歌的過程有些曲折,但充滿豪情壯志的歌詞仍確實傳達出法國人想要保家衛國的決心,令人動容。
相關線上課程(會員限定)
Hexagone 六邊形 – 法國邊境線上的幾何學
如蜂巢般團結,又像玄武岩一樣緊密。
若撇開科西嘉島及其他海外領土來看,法國的形狀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六邊形,每邊的邊長不超過1000公里,有三邊臨海(地中海、北海及大西洋),另外三邊位於內陸,有山脈橫貫。
1871年普法戰爭後,法蘭西第三共和成立,為了增加學齡兒童對法國的認同感,總理茹費理(Jules Ferry)於任內推動政教分離,建立免費的義務教育制度。
為了使孩童方便記憶,地理課上首先提出用六邊形的概念來代稱法國,即使當時位於東北方的亞爾薩斯及洛林兩個大區已被割讓給德意志帝國,實際形狀更接近五邊形。
儘管亞爾薩斯和洛林的主權幾次易主,德法間的愛恨情仇也不斷在這個地區上演,如今大東部(Grand Est)在邊境上擔任六分之一的頂點,今日的法國仍然是完美的六邊形。
這個從地理學上提出的概念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更是受到重視,報章雜誌也常用六邊形來代指法國,最有趣的莫過於自2015年以來,法國國防部將國防相關單位全數集中到巴黎南部的一座大型蜂巢狀建物中,並將其命名為巴拉德六邊形(L’hexagone Balard),頗有向美國五角大廈致敬的意味呢。
另外,我們也能在貨幣上發現其蹤影。下次如果有收到1歐元的硬幣時不妨檢查看看,
或許小小的六邊形就在你我身旁喔!
Fleur de lys 百合花 – 受天使祝福的王權散發著純白香氣
自古以來使用百合花裝飾的民族與文化不在少數,而法國則是歐洲第一個使用百合花飾作為王權象徵的國家。天涯何處無芳草,為何法國人獨鍾百合花呢 ?
西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住在高盧地區的法蘭克人便趁機擴張其領土,其中一個名為克洛維一世(Clovis I)的部落首領取得大量土地後,建立法蘭克王國,也開啟了法國史上第一個王朝,史稱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為了鞏固王權,克洛維受洗成為教徒,相傳某天他與妻子在祈禱時,親手接下了天使所帶來的旗幟。那面繡著三朵百合的旗幟,同時也隱含著「君權神授」的概念,更是強化了其統治的正當性,後續的統治者繼承了同樣想法,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波旁王朝才中止。
除了政治意涵以外,百合花的純潔也代表著聖母瑪利亞,向外各自延展的三片花瓣也容易讓人直接聯想到「三位一體」的宗教論述。中世紀的政教合一以及與教廷的良好關係,也難怪法國會被稱為「天主教會的長女」(fille aînée de l’Église)。
然而,應該是六瓣的百合為甚麼在圖像化後就只剩下三瓣呢 ?難道是畫師工作到一半跑去罷工遊行了嗎?
現今有不少學者認為,最早應該是從沼澤鳶尾花(Iris des marais)的形狀獲得啟發,百合一詞應為誤譯,但現在大多兩者混用。
儘管現在的法國已成為一個世俗化的國家,這個純潔如聖母,同時又堅毅如長槍的花卉卻仍然賦予了法國強烈的印象,正如戴高樂總統曾經說過:「法國是由劍所打造的國家,如同象徵民族團結一致的百合花,也是三叉槍的形象。」(La France fut faite à coups d’épée. La fleur de lys, symbole d’unité nationale, n’est que l’image d’un javelot à trois lances.)
總結
這六個代表法國的象徵事物,都認識了嗎?法國製的產品也可以常常看到他們的身影喔!
- Drapeau tricolore 三色旗/法國國旗
- Marianne 瑪麗安娜
- Le coq 高盧雄雞
- La Marseillaise 馬賽曲
- Hexagone 六邊形
- Fleur de lys 百合花
YouTube 關於法國的刻板印象
看看這些 YouTube 怎麼介紹那些對法國的刻板印象吧!
撰稿者
YIPING
遊走於二三次元間的觀察者,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卻又嚮往著法式的自由與不羈的普通台灣人。興趣是在廟口泡茶說故事,閒暇時也喜歡去公園看鳥(或被鳥看),夢想是擁有滿院子的小雞可以一起啾啾啾。
畢業於輔大歷史系,由於本身的日文能力使眾人(包含我自己)誤以後應該會在日本生活時,卻在因緣際會下開啟學習法文的興趣。在完全零歐洲經驗的狀態下,2018年辭去日商工作,揹起行囊與220v的歐規大同電鍋便獨自赴法生活,於2021年完成巴黎一大(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的歷史碩士學位,研究主題為《從法國觀點看中法戰爭下的北台封鎖》,企圖在世界各地的角落收集關於台灣的記憶,拼湊出一個屬於旁觀者的台灣印象。深受台灣島史影響,目前致力於台灣涉外關係史(以及台灣美食)的推廣及研究。
覺得人生就是要像電玩一樣不斷解成就提高難度,然後讓某天坐上Animus的後代子孫不小心失去同步XD
電子郵件:feather6918@gmail.com
主編
Emily
「法語鸚鵡螺」創辦人,從2011年到法國求學工作,到現在投身法文教學,覺得學法文除了要有嚴謹的架構,也要有多元文化的刺激,所以在法文線上課程之外,也蒐集了很多有趣學法文的資訊:歌曲、電影、旅遊、文學……等等等。
希望大家在學習法文的偉大航道上,玩得開心❤️。
雖然目前暫別法國釀酒職場,但是仍與台灣葡萄酒業界有不同的合作。定居法國阿爾卑斯山的威尼斯Annecy,專心打造「法語鸚鵡螺」法文學習平台。
你可能會想看
法國生活
- 【法國醫療】法國健保給付 6 次免費人工授孕 + 4 次免費試管嬰兒療程
- 打造自己的法式小窩!6 間法國家飾軟裝家具用品店
- 【法國生活】法國折扣季小學堂!Les soldes !
- Sephora 絲芙蘭 – 法國知名化妝品/保養品零售商
- 【法國生活】法國郵遞區號,法國地址怎麼寫?
- 好用的法國網路銀行:Boursorama 免管理費 + 開戶回饋金!
- 【法國生活】法國電話號碼 – 解碼指南
- 除了法國國旗之外,還有什麼可以代表法國?動物?形狀?人物?歌曲?
- 法國教育,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
- 法國80後最受歡迎的10個法文名字發音,女生名&男生名(1980-1989出生)
- 法國90後最受歡迎的10個法文名字發音,女生名&男生名(1990-1999出生)
- 法國2021年最受歡迎的10個法文名字,2011-2020歷年法國受歡迎法文名字名單
法國工作
法國美食
美食指南
法式料理
- 經典法國料理:勃根地蝸牛(Escargots de Bourgogne)
- 【法式料理】什麼是「真正的」馬賽魚湯 la Bouillabaisse?
- 【法式料理】法國可麗餅 – 可甜可鹹
- 【法式料理】用葡萄酒入菜的 8 道經典法式料理,處理喝不完的葡萄酒
- 【法式料理】10 道法國冬季料理,溫暖法國人的身心
法式甜點
法式食材
- 【法國利口酒】君度橙酒 Cointreau 與柑曼怡 Grand Marnier
- 【法國食材】法國葡萄酒,怎麼搭乳酪?五大經典葡萄酒產區&起司的黃金組合!
- 【法國食材】熟火腿、生火腿?香腸、臘腸?帶你一次看清楚!
- 【法國食材】法國魚子醬,波爾多鱘魚養殖場
- 【法國食材】庇里牛斯山的特產羊咩咩
- 【法國麵包】法式長棍麵包 Baguette – 餐桌上的世界文化遺產
- 【瑞士食材】阿爾卑斯山岩鹽(Sel des Alpes)瑞士貝城 Bex 鹽礦,山洞鹽礦之旅
法國旅遊
旅遊法文
交通
巴黎
- 【巴黎博物館】巴黎博物館通行證 Paris Museum Pass,怎樣使用最划算?
- 【巴黎博物館】羅浮宮快速入口
- 【巴黎博物館】除了羅浮宮三寶,羅浮宮博物館必看的 10 件作品
- 【巴黎博物館】奧塞美術館 – 從火車站到藝術殿堂,巴黎歷史與文化的見證
- 【巴黎教堂】聖徒禮拜堂 Sainte-Chapelle,佈滿彩繪玻璃的絕美禮拜堂
- 【巴黎圖書館】絕美圓頂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黎塞留分館
- 【巴黎圖書館】登高看巴黎市景,龐畢度藝術中心 Centre Pompidou
- 【巴黎夜生活】瘋馬秀 Crazy Horse 極致視覺饗宴
- 【巴黎夜生活】走進紅磨坊 Moulin Rouge 的璀璨舞台
- 【巴黎旅遊】凡爾賽宮 – 走進太陽王的夢幻國度
- 【巴黎旅遊】夜遊巴黎鐵塔🌙
- 【巴黎旅遊】巴黎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戰爭的悲愴、勝利與和平
- 【巴黎旅遊】讓人難忘 10 個眺望巴黎鐵塔的浪漫經典角度
- 【巴黎旅遊】巴黎塞納河浪漫遊船 + 頂級饗宴,3 大選擇比較|巴黎流動的饗宴
- 【巴黎鬼地方】拉雪茲神父公墓 – 我以肉身當作養分,滋養著巴黎這座城
- 【巴黎鬼地方】聖丹尼聖殿 Basilique de Saint-Denis – 法蘭西亞德的列王陵
- 【巴黎鬼地方】巴黎地下墓穴 Catacombes de Paris – 這裡是亡者的國度
- 【電影巴黎】跟著《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遊巴黎(地圖+照片)
- 【巴黎近郊】吉維尼.莫內花園一日遊,一訪印象派大師的半生記憶
主題樂園
- 【法國主題樂園】巴黎迪士尼 Parc Disneyland
- 【法國主題樂園】法國人都會去的遊樂園 – 狂人山 Puy du Fou
- 【法國主題樂園】阿斯泰利克斯遊樂園 – 巴黎北邊的 Parc Astérix
- 【法國主題樂園】隱藏版法國本土樂園 – 香檳區的 Nigloland
南法
- 亞維儂藝術節 Festival d’Avignon – 南法藝文饗宴
- 坎城影展 Festival de Cannes – 法國年度盛事,巧遇名人最佳時機!
- 芒通檸檬節 Fête du Citron:色彩繽紛的冬季饗宴
- 尼斯嘉年華 Carnaval de Nice:地中海冬季的華麗狂想
- 【南法.蔚藍海岸】漫遊法國 Nice 尼斯 – 旅遊攻略
- 【南法.蔚藍海岸】懸崖上的迷人小鎮 Èze 埃茲
- 【南法.蔚藍海岸】芒通 Menton 檸檬小鎮,必去老城區的打卡景點
- 【南法旅遊】亞維儂 Avignon 旅遊 – 法國的文化與藝術寶庫
- 【南法旅遊】11 + 9 個馬賽必去景點(地圖+照片)
- 【南法旅遊】南法必去的 10 個小鎮(中南法篇)
- 【南法普羅旺斯】薰衣草季旅遊攻略
西南法
- 【波爾多.葡萄酒旅遊】8 間容易預約參觀的梅多克 Médoc 1855 年列級酒莊
- 【波爾多.葡萄酒旅遊】聖愛美濃 Saint-Émilion 產區 4 間必訪酒莊
- 【波爾多.葡萄酒旅遊】靠近波爾多市區,4 間必參觀格拉夫 Grave 列級酒莊
- 【波爾多.葡萄酒旅遊】梅多克葡萄酒馬拉松 Marathon du Médoc
- 【西南法旅遊】波爾多 Bordeaux 市區 13 個必去景點
- 【西南法旅遊】卡卡頌城 Carcassonne – 沈浸式中世紀小城之旅
- 【西南法旅遊】露德 Lourdes 法國必訪朝聖地:奇蹟泉水、聖母顯靈與文化秘境
- 法國最壯觀的神秘天然洞穴 – Gouffre de Padirac 帕迪拉克洞穴
東法
- 【東北法旅遊】史特拉斯堡:探索法德交界的迷人之都
- 【東法旅遊】Annecy 安錫 – 法國浪漫小鎮,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威尼斯
- 【東法旅遊】里昂燈光節 Fête des Lumières
- 【東法旅遊】超完整!里昂 Lyon 美食之都的旅行攻略與必訪景點
- 【法國旅遊】霞慕尼 Chamonix,阿爾卑斯山攀岩、登山、滑雪勝地
- 【阿爾卑斯滑雪】法國地區阿爾卑斯山 17 個推薦雪場資訊 – 表格 + 地圖
西法
法語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