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學過法文的人都知道,法國並不像海峽對岸的英國有著講究的早餐(Breakfast)文化,甚至法文也不存在早餐一詞,而是直接將午餐的「Déjeuner」字首加上 Petit (小),來區分兩者差異。

實際上 Déjeuner 原意為 arrêter le jeûne,因此只要是經過漫漫長夜後醒來的第一餐,都可以稱作 Déjeuner。無論什麼時候起床,對法國人說不可或缺的,正是長棍麵包 Baguette。

長棍麵包的由來

長棍麵包的由來 – 拿破崙一世的麵包師傅

War & Peace Napoleon GIF by BBC First Australia - Find & Share on GIPHY

法國長棍麵包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至法國大革命之後,一開始是由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的隨軍麵包師傅發明了長條型的麵包,取代了當時的圓麵包,便於士兵們行軍時攜帶。

當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貫穿 18 世紀的法國社會,象徵王權政治的結束。

1793 年 11 月 15 日國民公會(La Convention)頒布了一項新的法令:所有的法國人應該不分貧富,必須吃著同樣的麵包,麵包師傅必須一視同仁,不能特別為富人製作精緻白麵包(Pain de fleur de farine);反之也不能只給窮人製作麩皮麵包(Pain de son)。

也就是說,麵包師傅只能製作一種名為 Le Pain Égalité 的平等麵包給顧客,否則就會被捕入獄。將共和國精神完美的揉進麵糰裡,享用麵包的同時也珍惜革命成果,持續追求人權和自由。

長棍麵包的由來 – 奧地利的麵包師傅

也有另外一個說法,認為長棍麵包其實最早是由一位奧地利的麵包師傅發明而成。

1839 年,維也納人 August Zang 在巴黎開了一間麵包店,販售著普通的圓形麵包,到了 1900 年代,隨著巴黎市的高度發展,地鐵興建工程吸引大批來自外省的勞動力,來自布列塔尼大區的工人時常與南法奧佛涅工人產生衝突。

為了避免在械鬥時藉機使用切麵包的刀具傷人,工頭們要求麵包師傅製作一種不需要刀子即可輕鬆與他人分享的麵包,經過改良之後便形成了今日的長棍麵包。

或許這些傳聞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模稜兩可,然而無論是拿破崙還是奧地利麵包師傅,法國街頭隨處可見的長棍麵包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種風景。

長棍麵包 – 形狀、長度、命名

兩端的尖角
兩端的尖角

而根據麵包的長度和重量不同,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喔!以下列出幾種麵包店裡面常見的品項,下次到了店裡可別只會說 Une baguette s’il vous plait 啦!

常見名稱別名重量特色
La baguette classiquebaguette parisienne,
baguette blanche
約 250 g最常見的長棍麵包
容易乾硬
La baguette traditionbaguette de campagne,
baguette rustique
約 300 g傳統工法製作
可放置時間更長
La ficelleX約 100g - 125 g短小精悍
易碎
La flûteX約 200g - 400 g經典長棍麵包的兩倍重
La sarmentineX約 250g - 280 g發源於西南法
兩端的尖角是其經典標誌

法國長棍麵包 – 被列入世界遺產

French Girl Bread Sticker by Clementine Productions for iOS & Android | GIPHY

2022年11月30日,長棍麵包及其背後代表的法國傳統麵包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名錄裡面,成為最親民的世界遺產。

長棍麵包 – 在法國餐桌上千萬不能做的事情!

倒著擺放長棍麵包

一些人認為在桌上倒放麵包會招致不幸。這個說法最早起源於中世紀,每當劊子手(bourreau)需要執行死刑任務時,往往需要忙碌一整天,時常來不及買上一條新鮮出爐的麵包。為了讓他在工作結束之後仍然可以享用到新鮮的麵包,好心的麵包師傅會為他保留一塊麵包,倒放在櫃檯上,讓他下班時可以一眼辨識出麵包並得以直接領取。

由於劊子手的職業特殊性,使一般民眾多有所忌諱,知情的客人不會隨意碰觸倒放的麵包,因為他們擔心這會招來厄運。

用手撕成小片

當我們到法國友人家作客時,主人通常都會熱情地將麵包切好後端上桌,與所有人一起分享。

不過麵包的尺寸有大有小,難免會拿到不容易入口的麵包片,這時請不要用手邊的刀子把麵包切成小塊,只需要用手撕成小片再送入口中即可。

透過了解長棍麵包的歷史和一些禁忌,或許可以讓我們更清楚法國文化喔!

撰稿者

YIPING

遊走於二三次元間的觀察者,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卻又嚮往著法式的自由與不羈的普通台灣人。興趣是在廟口泡茶說故事,閒暇時也喜歡去公園看鳥(或被鳥看),夢想是擁有滿院子的小雞可以一起啾啾啾。

畢業於輔大歷史系,由於本身的日文能力使眾人(包含我自己)誤以後應該會在日本生活時,卻在因緣際會下開啟學習法文的興趣。在完全零歐洲經驗的狀態下,2018 年辭去日商工作,揹起行囊與 220v 的歐規大同電鍋便獨自赴法生活,於 2021 年完成巴黎一大(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的歷史碩士學位,研究主題為《從法國觀點看中法戰爭下的北台封鎖》,企圖在世界各地的角落收集關於台灣的記憶,拼湊出一個屬於旁觀者的台灣印象。深受台灣島史影響,目前致力於台灣涉外關係史(以及台灣美食)的推廣及研究。

覺得人生就是要像電玩一樣不斷解成就提高難度,然後讓某天坐上 Animus 的後代子孫不小心失去同步XD

電子郵件:feather6918@gmail.com

主編

Emily

「法語鸚鵡螺」創辦人,從2011年到法國求學工作,到現在投身法文教學,覺得學法文除了要有嚴謹的架構,也要有多元文化的刺激,所以在法文線上課程之外,也蒐集了很多有趣學法文的資訊:歌曲、電影、旅遊、文學……等等等。

希望大家在學習法文的偉大航道上,玩得開心❤️。

雖然目前暫別法國釀酒職場,但是仍與台灣葡萄酒業界有不同的合作。定居法國阿爾卑斯山的威尼斯Annecy,專心打造「法語鸚鵡螺」法文學習平台。

你可能會想看

美食指南

法式料理

法式甜點

法式食材

旅遊法文

交通

巴黎

主題樂園

法國其他地區

法語系國家

  • Post last modified:2024-10-17
  • Post category:法國美食
訂閱留言
訂閱留言
guest

0 Comments
最新留言
最舊留言
文內留言
看所有留言